出国留学网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“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人物轶事”,希望有所帮助,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,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。
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人物轶事:马庄春雨
马庄春雨
【马庄春雨】马周(601~648)唐初大臣。字宾王,今茌平镇城东马庄人。马庄,有一奇特之景:马庄春雨,在《茌平县志》中列为八景之一,并有全景照片。有诗曰:“城东二里,马周故居,村庄之内,地有亩许,三月春暖,零露如珠,宛如江南,毛风细雨”。列茌平古八景之一。
马周,字宾王,生于隋文帝元年(601年),博州茌平(今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马庄)人。历任监察御史、治书侍御史、中书侍郎、太子右庶子、中书令、吏部尚书等职。《旧唐书·马周传》、《新唐书·马周传》和民国二十四年续修《茌平县志》记载,马周从小父母双亡,家无余资,孤单贫困,身无近亲。然好学求知不倦,喜爱诗书,精通史传,尤精通《诗经》、《春秋》。满腹经纶,却怀才不遇。唐武德中期,博州刺史达奚,早闻马周明经有学,才思过人,就聘他为本州助教之职。他到任之日,州之众秀才携酒祝贺,饮酒诗赋,乐不襟怀,不觉喝得大醉而卧。次日刺史亲到学宫请教经史词赋,看到马周仍酣睡不起,怒而拂袖离去。待马周醒来,得知刺史来过,自知不妥,特到刺史近前谢罪,被刺史好生责备。马周当面唯唯,而每有门生执经问难,便留同饮,屡屡醉误讲学,常遭刺史奚落。马周叹道:只为我贫孤无援,想图个进身之阶,所以屈志于人。因酒醉,常被人责辱,我有何颜面留此延日,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,况且这个助教官也不是我终身之志。遂把公服交于门生托其代还刺史,仰天大笑,拂袖而走。
他四处周游,去曹州(今菏泽),至汴州(今河南开封),但屡遭碰壁,一气之下,西奔长安,去求取功名。迢迢千里,马周来到了新丰(今陕西临潼东北)。傍晚,他投宿一家客店,身无分文却要酒五斗,三斗痛饮,二斗洗脚。见此情景,众客责怪,店主称奇。第二天,马周要走,遂脱下狐裘抵付。店主见他豪爽,不但没要他的狐衣,反而慷慨解囊作其盘费。马周感激之至,慨然索笔,题诗壁上:
古人感一饭,千金弃如屣。
匕箸安足酬?所重在知己。
我饮新丰酒,狐裘不用抵。
贤哉主人翁,意气倾闾里。
后来,马周果然以千金相赠,报答了店主的一饭之恩。唐代诗人张志和曾在岑文本《马周濯足图》上题诗称赞:
世人尚口,吾独尊足。
口易兴波,足能涉陆。
处下不倾,千里可逐。
劳重赏薄,无言忍辱。
酬之以酒,慰尔仆仆。
令尔忘忧,胜吾厌腹。
吁嗟宾王,见超凡俗。
马周步行二千多里到达长安,投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。贞观三年(629年),唐太宗为求治国之策,诏谕百官上书陈言建业以来之得失。不涉文墨的武官常何,遂让马周帮他。马周分析了当时的时局,根据自己的见解,拂纸挥毫,条陈二十余事。太宗阅毕,不禁拍案叫好:“件件皆合朕意”,但又奇怪常何为一武官,哪来这么多高见卓识,又怎么如此精通文章之道,遂问常何,常何据实相告:“此非臣所能,家客马周教臣言之”。太宗甚喜,立即传谕召见马周,并在不长时间内接连派出四人催促。
马周进宫,太宗与之交谈,果然见其学识匪浅,见解非凡,谈及治国安邦之策,马周更是对答如流。太宗大喜,当即封其直门下省,次年授监察御史,又以常何荐才有功,赏赐帛绢三百匹。对唐太宗的知遇之恩,马周十分感激。
他生性耿直,办事非常认真,对皇帝做的不对的事和于国家不利的事,敢于直谏,一生政绩卓著。他总是把自己随时看到和想到的写成疏章,奏呈皇上,以供参考。
例如他提出:选拔官员不要把眼睛盯在自己周围的“内宫”上,而应当重视从地方官,尤其从边远处的官员中选拔,因为他们富有治国安邦的经验。唐太宗“称善久之”,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,加其为朝散大夫。
马周反对分封制和世袭制。唐太宗时,曾实行过一种宗室勋贵世袭州刺史的制度。令皇子21人任州刺史,子孙世袭。又令功臣长孙无忌等14人为世袭州刺史。马周上书反对这种制度。他认为现在实行世袭制,受封子孙一旦有“不孝子”袭封嗣职,则不但殃及国家、百姓,受封贵族本身也要因此祸及子孙。指出自汉晋以来,乱天下者何偿不是诸王,虽然这是人人熟知的,但是由于私爱故使前车既覆而后车不改辙。封诸子为王,陛下在日必无他心,而万岁之后不可不虑。当制定长久之法,使后代执行。马周对朝廷宗室的亲属镇守各藩,并可沿传子孙,深感不安,上书道:“孩童嗣职,万一骄矜无才,则贻害天下,皇帝应量才授之。”在马周和其他大臣的坚持反对下,唐太宗不久即下诏取消了这种世封制。
马周看到宫中仅凭一技之长而受庞不可一世者,十分不满,于是上书弹劾这些小人之辈。太宗纳其建议,罢免了许多驯马、乐工等人的官职。马周常常以历史君王为例,规劝皇帝“积德累业,恩结于人”这样天下百姓才能“爱之如日月,畏之如雷霆”,长期不发生祸乱。
马周来自民间,出身贫寒,深知民间疾苦,颇能体恤民情,反对大兴土木、繁杂徭役,主张励精为政,节俭于身,恩加于人。贞观十一年(637年)他又上疏道:“昔唐尧茅茨土阶,夏禹恶衣菲食,汉文帝惜百金之费而罢露台”,而今京师大兴土木,营造供奉器物,并诸王妃主服饰,皆过靡丽,黎民百姓认为这未免太奢费了。还有,各种徭役,兄去弟还,首尾不绝,往返五六千里,春秋冬夏,略无休时,百姓颇有嗟怨之言,以为陛下不存养之。他向皇帝疾呼:“自古以来,国之兴亡,不由积蓄多少,唯在百姓苦乐”。他还上疏太宗,建议在长安城中实行街鼓制度,“六街设鼓以代传呼,飞驿以达惊急”,“城门入由左,出由右”均为太宗赞赏。
马周机智雄辩,深思事端,每次上奏无不正中皇帝心意,深得唐太宗的赏识和臣僚的尊重。太宗对马周也是言无不听、谏无不从,唐太宗说:“朕与马周,暂不见则思之”。“自朕临天下,虚心正直即有魏徵,朝夕进谏,自徵亏亡,刘泊、马周、褚遂良继之”。
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,马周病故,卒年48岁。唐太宗亲自为其举办丧仪,并让他在自己的墓室昭陵陪葬。高宗即位,追赠马周为尚书右仆射、高唐县公。垂拱三年,其塑像配享高宗庙庭,被人祭祀。马周陪葬于昭陵,但后人为彰其功德,又在故乡再修其墓。
《茌平县志》载:“东郭一里许,马周墓在焉。张奎、叶天球、张寅、王靖、李秉愚诸名贤俱有诗刻石,康熙时知县王画一重筑之”。“马庄西北之东关处有马周祠”。
推荐阅读:
出国留学网导游资格证考试 栏目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