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游资格证2017年基础知识:各地习俗


  本文“导游资格证2017年基础知识:各地习俗”,跟着出国留学网旅游从业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。希望能帮到您!

  1、汉族自汉代开始,称为汉族。

  2、汉族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,注重室内采光;以木梁承重,以砖、石、土砌护墙;以堂屋为中心,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、檐口见长。

  3、汉族饮食主食以稻米、小麦为主,辅以蔬菜、肉食和豆制品。

  4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。汉族人饮茶,据说始于神农时代,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。直到现在,汉族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。

  5、汉语,属汉藏语系,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、最丰富的语言之一。

  汉语分为北方、吴、湘、赣、客家、闽北、闽南、粤等八大方言。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,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。

  6、现行的方块字是从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变而来的。

  7、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。

  8、春节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、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代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,西汉时,每年一度的新年被定在暮春正月,在“腊日”,即后来的腊八。南北朝之后,把“腊祭”移至岁末。民国时,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“春节”。

  9、元宵节习俗的形成,大约起源于汉初。到了汉明帝时,因皇帝敕令元宵燃灯,这才形成了后世张灯、观灯的习俗。

  10、清明自西周起,就有在目前祭祀祖先的扫墓或墓祭习俗,唐代拜扫之风盛行,并将祭扫日期定为寒食节。虽寒食与清明本为两个节日,但就扫墓而言,到唐代已合二为一了。就寒食节的日期而言,一般认为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;另说是以上一年的冬至为基准,其后第105、第106天为寒食,故也称“百五节”“百六节”。

  11、端午节家家门旁插艾,以五色线缠“粽子”,做荷包,装入麝香、艾叶带在身上,意在驱邪除“五毒”。幼童把五色线系在手腕上,节后落第一场雨时,剪断投入雨中,传说可以“化龙而去”。现在我国不少地方还保留着端午赛龙舟、食粽子、配香囊、悬艾叶菖蒲等习俗。

  12、中秋节,唐代初年,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。至宋代,该节已十分热闹。明代此节庆活动已遍及全国。

  13、重阳节。山东省内较有影响的庙会有泰山庙会、济南千佛山庙会、青州云门山庙会。

  14、汉族通常喜欢双数不喜欢单数,送礼忌送单数。“三”谐音“散”。“四”谐音“死”,都不受欢迎。岁数又忌言七十三、八十四。

  15、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,以辽宁省为最多。

  16、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。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。

  17、满族信奉萨满教,以后还信奉佛教。

  18、满族住房,“口袋房,曼子炕”。

  19、满族主食虽是小米,但喜黏食。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,喜庆宴会设满洲席。逢年过节吃饺子,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。满族的点心最为人们所喜食的是“萨其马”。

  20、“旗袍”。男穿袍服,外套马褂;女人也爱穿袍服。

分享

热门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