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游基础知识2017重点辅导:明十三陵概括

  出国留学网导游资格证栏目为大家整理了“导游基础知识2017重点辅导:明十三陵概括”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更多导游资讯请关注本网。

  概况

 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山麓,因明代迁都北京后,有十三位皇帝埋葬于此,故称十三陵。自明永乐七年(1409)开始建长陵,到清朝顺治初年建思陵,营建时间前后达200余年,形成了体系完整、规模宏大、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,是世界上保存完整、埋葬皇帝较多的帝王陵墓群。

  明十三陵的保护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。新中国成立后先重点对长陵、景陵、永陵进行了修缮。1956年5月对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,成立了定陵博物馆: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明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;1961年十三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整体,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。

  2003年7月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。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评价如下:“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,精心选址,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。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,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思想,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了500余年的世界观和权力观。”

  一、历史沿革

  (一)朱棣建陵

  1.卜选陵址

  明永乐五年(1407)七月,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,朱棣命礼部尚书赵舡和江西术士廖钧卿等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,至永乐七年(1409)选中今昌平区康家庄楼子营。这一带青山环抱,绿水长流,植被茂盛,土深地厚。北面的“龙脉”奔腾而来,气势磅礴,至此三峰并峙,如拱似屏。山前一马平川,明堂开阔,蟒山绕其左,虎峪踞其右。外围层峦叠嶂,群山罗列回护如“万骑簇拥”、“千官侍从”。正所谓“风水理论”中的“山川大聚”之势,真正是只配帝王享用的形胜宝地。廖钧卿等将陵址绘图呈进,朱棣亲临阅视后十分满意,遂“封其山日天寿山”,择吉动工兴建。

  2.营造过程

  明成祖朱棣十分重视陵墓的建设。永乐八年(1410)九月,朱棣亲自到天寿山视察山陵工程的进度和质量,以后又多次驾临。永乐十一年(1413)玄宫建成后,从南京迎皇后徐氏的棺椁北上,择吉人葬,并命名山陵日“长陵”。永乐十四年(1416)长陵棱恩殿建成。此后长陵的附属建筑依然在逐步营建,直至宣德二年(1427),朱棣死后3年长陵工程才大体告竣,历时18年之久。

  明十三陵作为一个整体规划的建筑群,其工程设计的实现是逐步完成的。正统初年(1436—1438)陆续建成神道等设施,嘉靖年间大石牌楼建成,继而又建成长陵内龙跌碑亭,至此陵园建制基本完善。如此算来长陵最后建成历时130余年。

  3.在北京建陵原因

  朱棣在北京营造皇陵主要有两个原因,首先是政治方面的原因。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役”,推翻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政权,朱允炆在宫内大火中不知所终。朱棣登基后一直心不自安,除了派人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外,又制造发动“壬午殉难”,大杀朱允炆朝臣,但人心终究不服,这对朱棣的统治始终是个威胁。北京是朱棣经营多年的根据地,所以他自登基之初便计划迁都北京。皇陵随之建在北京,也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  其次是战略方面的考虑。明朝初年,蒙古的残余势力逃到漠北,成为明朝北方的一个长期威胁。而南京鞭长莫及,难以控制北方的局势,北方不稳必震动中原,搞不好还会重蹈宋朝覆辙。所以朱棣迁都北京的同时在北京卜选陵址,是极具战略意图的举措。而这一措施对明朝疆域的巩固也的确起了重要的作用。明正统十四年发生了“土木之变”,英宗被俘,国本动摇。这时有人建议南迁(迁都南京)。反对者提出,朱棣定陵寝于北京的目的就是“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”,“若去,陵寝将谁与守?”怎么能弃祖坟于不顾,丢给敌人呢?这一道理保住了大明江山。而明末的崇祯皇帝朱由检,本有机会南迁,起码可以做半壁江山的皇帝。但他没走,上吊煤山时披发覆面,以示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。朱棣的决策影响可谓深远。

  (二)清朝对明陵的管理

  清朝人关以后,在统治国家的问题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,为此清廷采取了很多措施以缓解明朝遗民的反抗情绪。比如暂缓实行剃发易服、恢复科考、重用汉人等等,其中包括对明朝陵墓的管理。

  1.寻找明太祖直系后裔

  康熙皇帝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。为收抚人心,他每次南巡都会去南京明孝陵为朱元璋上香祭奠。他进入孝陵神道,必走路之右侧,至为恭敬。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,而且为了大局的安定,他曾有谕旨准备找明朝皇室直系后裔,来承祀明皇陵的香火。但这件事在康熙朝未能落实。

  雍正元年(1723),清世宗胤禛看到这道谕旨,下令求访明太祖支派后裔。第二年找到了男爵朱廷赦,他是朱元璋第三子代简王后裔,谱系明白。遂于同年十月封朱廷赦之孙,时任直隶正定知府的朱之琏为一等侯,列五等之班,世代负责明陵的祭祀及管理,其族内人丁也由镶白旗抬旗转入正白旗。乾隆十四年(1749)赐其后代为一等延恩侯、世袭。

  2.对明陵的管理

  清廷对明陵的管理是有效的。清初明十三陵很多陵寝都已破败不堪,清廷不惜工本加以修葺,终清之世明陵一直保护较好。在机构上清廷设司香使即守陵太监,具体负责相关事宜。另设陵户负责看守陵园建筑及陵区内树木。规定每陵设陵户若干,分配土地若干,每年缴租银若干,以为祭陵费用,多余的收入归陵户所有。但这些待遇对定陵比较苛刻,大约是万历年间,清太祖努尔哈赤有“七大恨告天”的缘故。

  (三)民国年间对明十三陵的管理

  从第一代朱之琏开始,朱氏侯爵身份延续了11代。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住在北平东城羊管胡同,其时他虽贵为侯爷,却已然穷困潦倒,狼狈不堪。1929年,延恩侯朱煜勋以“生计奇窘,无法维持”为由,“呈请国民政府格外抚恤,委以末职,俾维生计”。民国政府内政部经研究决定,取消其爵位,委以明陵保管委员之职。月薪50大洋,列入财政部预算。孰料朱煜勋不但白拿钱不干活,又被控参与盗挖雀山妃坟墓地等事,有监守自盗之嫌。1933年10月民国政府下令撤销其职务,将明十三陵交由昌平县管理,陵区内设护陵警察所,抽陵户为护陵警察。从此明陵香火断绝,延恩侯退出历史舞台。

  二、今日十三陵

  (一)现状

 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郊昌平区天寿山脚下,距京城约50千米,陵域面积约80平方千米。整个陵区四面群山环抱,山前流水潺潺,明堂广大,四周因山设险,置关布卡。13位明代皇帝的陵墓就以长陵为中心,分布在周围山间绿树掩映之中。

  十三陵以时间先后,依次为:长陵(成祖朱棣)、献陵(仁宗朱高炽)、景陵(宣宗朱瞻基)、裕陵(英宗朱祁镇)、茂陵(宪宗朱见深)、泰陵(孝宗朱韦占樘)、康陵(武宗朱厚照)、永陵(世宗朱厚熄)、昭陵(穆宗朱载垕)、定陵(神宗朱翊钧)、庆陵(光宗朱常洛)、德陵(熹宗朱由校)、思陵(思宗朱由检)。除以上13位皇帝外,陵内还葬有皇后23人,皇贵妃1人,及殉葬宫人数十人。另外还有7座妃坟园寝和1座太监墓。

  现开放的景点有神路、长陵、定陵、昭陵,十三陵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。

  (二)特点

  1.整体性强

  自古以来有“帝陵无制”的说法,不同朝代的陵墓都有各自的特点。宋以前的皇帝陵虽然也相对集中在某个区域,但各陵都有很强的独立性,每座陵园大都有自己的门阙、神道、石像生,自成体系互不相应。明十三陵则不同,它用一条总神道、一座石牌坊、一组石像生,把整个陵区联系在了一起,形成了一个整体。

  2.宫殿式墓室

  考古发掘出的古代帝王陵墓室,虽然都是当时最高等级的规制,但区别很大。秦汉时用黄肠题凑,唐代凿山为陵。而明十三陵的墓穴却是把整个建筑深埋地下,有屋顶,有瓦檐,俨然宫殿。已考古发掘的定陵等处证实了这一特点。

  3.保存完好 .

  明十三陵中从长陵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。期间历经战乱,朝代更迭,但由于明朝、清朝、民国,直到今天都对明陵实行保护政策,虽然地面建筑多有破坏,但十三陵基本保存完整。

分享

热门关注